近日,《互聯網周刊》發布《2021-工業大數據企業排行榜》,朗坤智慧基于工廠工藝建模技術、數據采集技術、實時數據處理技術等構建的“智慧工廠”成功入選,排名第11位。
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日臻成熟,豐富的數字化應用迅速進入到各行各業,智慧工廠建設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鋪陳開來。
中國海油首批“智能工廠”示范項目—氣電集團智能電廠試點項目
天然氣發電作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天然氣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海氣銷售的重要支撐。加快“智能電廠”建設,推進新一代數字化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對中國海油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以珠海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作為“智能電廠”試點,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以設備泛在感知、系統協同融合、數據驅動決策為目標,將工業技術、電廠生產經營管理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電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和決策水平。
結合負荷、壓差、能耗等數據進行機組運行自動尋優,提升機組運行過程中的熱效率,降低度電氣耗;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動態監測設備狀態,評估設備健康程度,提前發現并診斷設備故障,優化檢修策略;通過無線技術,整合周界報警、閘機、視頻監控、消防等安全管理系統,實現三維可視化、視頻聯動、行為分析及智能巡檢等功能,保障現場建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控。
海螺集團—全流程水泥智能工廠
“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海螺集團運用移動物聯、傳感監測、三維仿真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集成30多年的運行經驗,在全椒海螺建成我國首個全流程水泥智能工廠,實現“一鍵輸入、全程智控”。工廠投運后,每年可減少用電578萬度,節約標煤4680噸,降低柴油消耗61噸,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
其中,三維技術在智能工廠系統中得到深度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與三維可視化管理的信息化深度融合,輔以平臺數據交互,在三維環境中全面展示工廠人員、作業、巡檢、設備等實際情況,不僅滿足了海螺“看”的功能,還實現了“管”的能力。
“制造執行系統”貫穿于生產調度、物資、能源、設備、質量、安環、統計等生產全過程環節,形成一站式生態服務鏈,確保分廠、班組工作執行可追溯、可考核,更加有效組織生產發運。同時系統還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實時動態監控,綜合分析各項指標完成情況,為管理層領導提供了及時、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撐。
山西聚源—煤化工智慧工廠
在“雙碳”目標下,山西聚源以生產管控為核心,通過智慧設備管控、智慧安環管控、智慧員工管控、智能移動平臺等功能建設,打造了煤化工智慧工廠新示范!
該智慧工廠建立了覆蓋企業生產全流程的監控調度系統,對生產計劃、調度排產、產品質量、生產設備等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動態、實時、閉環管理;利用大數據數據分析、模型算法等智能化技術,建立了企業生產經營、工藝質量、安全環保、能源消耗、設備運行狀態等關鍵指標異常預警機制,保障生產過程經濟、安全、穩定運行,促進產品產量及質量達到最優;通過績效/業務一體化,以統一、標準、實用的績效模型,使責權利原則真實落地,扁平化、專業化管理發揮最大效益;量身定制智能管理“駕駛艙”,動態監控并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實現從結果到過程的層層追溯,??提升管理者的監控、分析、決策能力;進一步實現清潔、高效、綠色、低碳發展。
朗坤智慧以“安全、提質、降本、增效、環?!睘楹诵?,通過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決策支持,打造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精準執行、自主決策的智慧工廠,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裝備、網絡設施及安全等基礎,不斷推進國內智能制造的發展。